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統稱20世紀和21世紀最偉大技術發明。
尤其,生物技術被稱作為未來農業革命性的技術。
什么是農業生物技術呢?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
農業生物技術已經農業大國當做核心競爭力,中國也正在努力。
未來,農業生物技術將會成為制勝市場的新武器,也必將會重新劃分是世界農業新格局。
01/生物技術是當今高新技術的重要領域
農業生物技術逐漸成為世界農業方向和高科技的核心。
據農業投資機構Agfunder的最新報告,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基因編輯創業公司的崛起直接推動了該領域50%的投資增長。
在線農業綜合市場平臺正在全球持續崛起,2018年度全球投資額大幅增長58%,在該領域,更多的創業公司開始把農民與買家聯系起來,一方面幫助農民獲得合適的價格與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幫助買家獲得更好的農產品和服務。
同時,生物技術在改善人類生活、改善地球環境方面前景遠大。預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將達到九十億,而生物技術為可持續生存、健康飲食、抵抗疾病和減少對地球的印跡等帶來了新的希望。
生物技術作為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正面臨一系列新的、革命性的突破。
02/美國農業稱霸世界的武器
談到生物技術,不得不談美國。在世界上,美國的生物技術地位:絕對領導地位。
農業君調查發現:目前,全球前20大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中,美國就有10家;前5家,美國就有3家。
由此可見,美國農業生物技術的先進性。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農業能稱霸世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美國一家在于經過生物技術改良的動植物品種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產量和抗病性,從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國農業的勞動生產率。
目前,美國的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已經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產、抗蟲、抗病、抗旱澇等特征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從而獲得獲得了可在旱地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高產谷物新品種。
截至2004年,通過基因重組這種生物技術育種方法,美國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玉米、抗蟲馬鈴薯、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等許多轉基因作物。
另外 ,美國的農業生物技術還在生物農藥、轉基因動物、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都具有領導性。
其實,中國的農業生物技術也同樣很強大。
早在2004年的一份權威報告指出:中國等幾個最大的發展中農業大國將逐漸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領先世界。其中,中國種植了370萬公頃的生物技術棉花,占全球生物技術棉花種植面積總量的5%,預計未來將成為種植生物技術作物舉足輕重的力量。
當然,中國對農業生物技術初衷:用世界上6%的耕地供養20%的世界人口。
03/農業生物技術是我國戰略利器
農業離不開科技!
自2018年以來,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然而村振興戰略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生物技術的革命性和顛覆性也逐漸得到國家高層支持和認同,同時國家也出具相關的政策,指引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
比如,2019年2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25日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
其中,該工作要點提出,要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增強農業農村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化基礎前沿和原創性研究。加強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加快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等農業智能技術研發,形成新興領域自主創新優勢。
二是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和模式集成。
三是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四是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乃至3D打印成為農業科技的4大未來革命性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建議,加強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搶占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制高點。“生物技術是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提升國家農業競爭力的戰略利器。”
但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還存在我國還存在兩大突出問題:1)原始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重大育種價值基因缺乏,轉基因、基因編輯、生物合成、全基因組選擇等核心技術源頭創新能力不足,基因、RNA、蛋白、代謝和整體表型水平的顛覆性生物設計技術還遠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重大需求。2)新一代農業生物領航產品研發布局不夠。我國目前批準的生物技術品種均是第一代單基因產品,微生物酶制劑和動物疫苗高端市場基本上被進口產品所壟斷,特別是缺乏催生新產業新業態的生物新產品,難以在未來生物農業發展國際競爭中登峰領航。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農業生物技術還需要匍匐前行...
04/農業生物技術3大應用
目前,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已經延伸從種植到養殖、從研究到防治等方面。我們接下來一起梳理下農業生物技術應用一家各個玩家情況:
1、生物肥料
狹義的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使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的制品,也被稱之為接種劑或菌肥,它本身不含營養元素,不能代替化肥。
廣義地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制品,是生物、有機、無機的結合體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類營養元素。
目前,農資企業陸續布局生物肥料。比如,輝豐股份推出輝豐高貴、輝豐聚合兩款聚谷氨酸產品;雷邦斯專注微生物菌劑和生物刺激素的研發。
2、微生物農業
微生物農業是通過微生物工業化工程,分解動植物廢棄物資源,形成非綠色植物的、不污染環境的新型農業和產業。
業內專家指出,發展微生物新型農業,由植物、動物資源為主組成的“二維結構”傳統農業,調整為植物種植業、動物養殖業和微生物發酵轉化業的“三維結構”的新農業,這是一個產業結構健全、資源節約型農業。
尤其,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資料顯示,每克土壤中含有微生物的數量可達上百億,種類可達上百萬。
土壤微生物廣泛用于工業、農業、醫藥、環境等諸領域,農業領域的應用尤甚。另外,農業微生物市場主要為細菌產品,其次為真菌產品。
這類玩家基本上是有學術的科研機構在操盤。比如,東北農業大學研發微生物菌劑,可以實現秸稈還田,資源再生。
3、生物育種
生物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
關于育種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育種(轉基因育種)等。生物的育種技術體現著當代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應用。
培育優質的品種,生物育種取到決定性作用。
這類玩家以研究機構和企業為主。尤其是企業方面,華大基因推出分子育種、大北農大北農在水稻、玉米等生物育種行業內擁有絕對領導地位。
總結一下,農業生物技術是未來高科技技術。面對世界競爭,中國農業需要借助科技力量自救。但,相比于美國,中國的農業生物技術普及之路還很漫長。其中,包括大眾認知、行業監管、人才和資金投入等等問題與短板。